榮鵬股份北交所上市再延期:這家公司的財務數據藏了多少秘密?

2025年7月9日,浙江榮鵬氣動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鵬股份」)一紙公告,宣告其北交所上市之路再次受阻。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北交所發出第二輪審核問詢函後,榮鵬股份猶抱琵琶半遮面,以「補充核查、整理工作較多」為由,再次申請延期回覆,將答覆期限推遲至8月6日。這家專注氣動工具的公司,究竟在隱瞞什麼?

上市之路漫漫,榮鵬股份的財務數據卻疑點重重。營收淨利「先降後升」的背後,是否藏著不為人知的貓膩?境外毛利率高於境內,難道是掌握了什麼黑科技?更令人咋舌的是,政府補助竟然佔據了淨利潤的七成以上,這真的是一家靠自身實力發展起來的企業嗎?

更詭異的是,榮鵬股份的研發投入比例不僅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而且其財務負責人兼董秘羅琴,竟然也名列多項專利發明人之中。一個學財務的,搖身一變成了技術大咖?這劇情,簡直比八點檔還精彩!難道是應了那句老話:「不想當發明家的財務,不是好董秘」?

榮鵬股份的上市之路,可謂是霧裡看花,讓人摸不著頭腦。究竟是實力不濟,還是另有隱情?讓我們撥開層層迷霧,一探究竟。

營收、毛利、補助金:榮鵬股份的財務迷霧

財務報表,是企業的照妖鏡,能讓那些想掩蓋真相的妖魔鬼怪無所遁形。榮鵬股份的財務數據,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乍看之下光鮮亮麗,細細品味卻疑點重重。2022年至2024年,營收和淨利潤如同坐雲霄飛車,先是一路俯衝,然後又突然拉升,這波動幅度,簡直讓人懷疑是不是在玩心跳遊戲。

營收淨利先降後升?數據背後的真相

根據榮鵬股份的招股說明書和年報顯示,2021年至2024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5.53億元、4.87億元、4.28億元、5.1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042.95萬元、5,192.85萬元、4,336.05萬元、5,403.26萬元。這組數據乍看之下還不錯,但仔細一算,2022年和2023年的營收可是呈現斷崖式下跌,跌幅分別高達11.97%和11.98%。2024年雖然有所回升,但之前的窟窿可不是那麼容易填補的。

營收淨利

更令人費解的是,2022年淨利潤竟然暴增了近四倍,隨後又大幅回落,這簡直比川劇變臉還快!難道榮鵬股份掌握了什麼點石成金的秘訣?還是其中另有隱情?

境外毛利率超車境內:是技術領先還是另有玄機?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榮鵬股份的毛利率。2021年至2024年,其境外毛利率分別為18.84%、29.63%、33%、32.98%,而境內毛利率則分別為8.19%、14.86%、15.94%、16.07%。這意味著,榮鵬股份在國外市場賺的錢,遠遠超過國內市場。難道是國外的客戶比較好騙?

境內外毛利率

更重要的是,榮鵬股份境外毛利率與境內毛利率的差距,竟然高於同行業其他公司。這究竟是技術領先,還是因為在國外市場採取了什麼特殊的銷售策略?或者是…轉移利潤?

政府補助大補帖:七成利潤靠它?

最後,我們來看看榮鵬股份的政府補助。2021年至2024年,榮鵬股份收到的稅費返還和政府補助合計分別為4,513.24萬元、4,780.97萬元、4,187.32萬元、4,026.74萬元,佔當期淨利潤的比例分別高達432.74%、92.07%、96.57%、74.52%。

換句話說,榮鵬股份的利潤,有很大一部分是靠政府的「輸血」來維持的。如果沒有這些補助,榮鵬股份的業績恐怕會慘不忍睹。一家企業,如果過度依賴政府補助,那它還能算是一家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嗎?

研發投入與專利之謎:董秘跨界發明家?

中國證監會為了規範研發活動的資訊揭露,早在2023年就頒布了相關指引,希望企業能夠真實呈現其研發實力。然而,榮鵬股份在研發方面的表現,似乎有些差強人意。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身為財務負責人兼董秘的羅琴,竟然在多項專利中榜上有名,這簡直是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斜槓人生」。

研發投入輸給同行:創新能力堪憂?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榮鵬股份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1%、3.77%、4.12%、3.79%。而同行的平均水平呢?分別是3.79%、4.2%、5.47%、4.93%。一比之下,高下立判!榮鵬股份的研發投入,不僅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而且差距還在逐漸擴大。這意味著什麼?難道榮鵬股份在技術創新方面,已經落後於競爭對手?

董秘羅琴的身世:財務背景如何玩轉技術專利?

接下來,我們來扒一扒這位神奇的董秘羅琴。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羅琴是本科學歷,擁有中級會計師职称。她的職業生涯,一直與財務相關,先後擔任過應付會計、預算會計、財務經理等職務。2018年11月,她開始擔任榮鵬股份的財務負責人、董事、董事會秘書。簡而言之,羅琴的背景是個不折不扣的「財務人」。

更令人玩味的是,羅琴的丈夫應振兴,是榮鵬股份噴槍泵研發部的部長。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專利發明人疑雲:是實質貢獻還是掛名?

重點來了!在榮鵬股份的多項專利中,我們竟然發現了羅琴的名字。其中,還包括了與核心技術「快速增壓、穩壓柱塞泵結構設計技術」相關的兩項專利。要知道,這可是榮鵬股份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

根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專利號為2022228758829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便於柱塞泵與驅動機構之間的拆裝結構」,以及專利號為2023113971421的發明專利「一種噴塗機上便攜的電控調壓和洩壓結構」,羅琴都是發明人之一。

問題來了,一個學財務出身的董秘,是如何參與到技術含量如此之高的專利研發中的?難道她擁有不為人知的技術天賦?還是另有隱情?

根據中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專利發明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換句話說,如果你只是負責組織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那你是不能被列為發明人的。那麼,羅琴在這些專利中,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是真正的技術貢獻者,還是仅仅掛個名?這一切,都讓人感到撲朔迷離。

深度剖析:榮鵬股份上市之路的重重考驗

榮鵬股份衝擊北交所,看似前途光明,實則暗藏洶湧。境外毛利率高於境內、政府補助佔據利潤大頭、研發投入低於同行、董秘跨界發明家…這些看似獨立的事件,實則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幅複雜的財務拼圖。

榮鵬股份的上市之路,無疑充滿了挑戰。首先,需要回答監管部門對於財務數據的質疑,證明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續性。其次,需要提升研發投入,展現其技術創新能力,擺脫對政府補助的依賴。最後,需要解釋董秘羅琴在專利中的角色,消除市場的疑慮。

更重要的是,榮鵬股份需要向投資者證明,它是一家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企業,而不僅僅是一家靠政府「餵養」的「補助型」企業。這需要榮鵬股份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內部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榮鵬股份能否成功上市,最終取決於它能否經受住市場的考驗,能否贏得投資者的信任。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