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太空競賽、AI客服到電力挑戰:產業現況與投資機會分析

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開鑼倒數:是科技躍進還是炒作?

全球首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要在2025年舉辦了,聽起來很科幻,對吧?但我跟你說,別太興奮,這玩意兒現在噱頭大於實際。一堆企業、大學組隊參加,美其名是測試,我看根本就是砸錢打廣告。人形機器人現在還在「幼幼班」階段,要像電影裡那樣能跑能跳、拯救世界,我看還早得很!

人形機器人的「大腦」與「小腦」:誰才是關鍵?

華西證券在那邊分析什麼「大腦」(大模型)、「小腦」(運動控制),講得好像很專業。但說穿了,人形機器人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手腳不協調」。你有看過哪個機器人走路不會跌倒、動作不會卡卡的?運動控制系統很重要沒錯,但光有靈活的肢體,沒有聰明的大腦,也只是個空殼。更何況現在的大模型,一天到晚胡說八道,你敢讓它控制機器人?

長盈精密、智微智能、新時達:誰能搶佔人形機器人市場先機?

這些公司都號稱自己有技術、有產品,還跟國內外「頭部品牌」合作。但問題是,現在根本沒有真正的「頭部品牌」!大家都在摸索階段,誰能勝出還很難說。長盈精密提供「小腦」和身體,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如果客戶的「大腦」不行,那還不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智微智能搞大小腦控制器,新時達要推出通用控制器,這些都只是在賭未來。人形機器人市場還是一片藍海,誰能真正做出實用、可靠的產品,誰才能笑到最後。但說實話,我對這些公司的前景,持保留態度。畢竟,要做出真正的人形機器人,需要的技術、資金、時間,都不是一般企業能承受的。

歐洲搶攻太空:一場遲來的競賽?

歐盟現在才開始研究進入太空的「關鍵地面基礎設施」,老實說,有點慢半拍。美國SpaceX都已經把火箭發射玩成家常便飯了,歐洲還在評估需求、探索行動?這不是擺明了落後嗎?歐洲航天部門的利益相關者現在才要提交提案、提供專業知識,早幹嘛去了?不過話說回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歐洲如果真能痛定思痛,集中力量發展太空技術,或許還有機會追上美國。

誰將成為下一個SpaceX?

興業證券說什麼「太空經濟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拐點」,聽起來很振奮人心。但問題是,太空探索燒錢如流水,沒有雄厚的資金和領先的技術,根本玩不轉。SpaceX之所以能成功,靠的是馬斯克這個瘋子的個人魅力和SpaceX獨步全球的火箭回收技術。歐洲現在才想發展商業航天,要面對的挑戰可不小。誰能成為下一個SpaceX?我看懸!

陕西华达、硕贝德:搭上太空經濟的順風車?

陕西华达生產的電連接器應用在「量子號衛星」、「星網衛星」等重點項目,碩貝德主要提供天線產品。這些公司看似搭上了太空經濟的順風車,但實際上能分到多少羹,還很難說。太空產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技術更新換代也很快。如果陕西华达和硕贝德不能持續創新,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很容易就會被淘汰出局。而且,這些公司主要還是依賴政府的訂單,如果政府的太空政策發生變化,它們的業績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對於這些公司的前景,我同樣持保留態度。畢竟,太空不是你想上,想上就能上的。

AI客服智能體評估:是真智能還是假把戲?

中國信通院的可信AI客服智能體評估?聽聽就好!現在的AI客服,十個有九個是人工智障,問東答西,答非所問。螞蟻數科號稱通過了4+級評估,還成了「業內首家」,拜託,這種評估看看就好,別太當真。國常會審議通過《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意思是要大力發展AI,但現在的AI技術,離真正的智能還差得遠呢!

蚂蚁数科一馬當先,但可信度幾何?

螞蟻數科的客服智能體,說穿了就是個聊天機器人,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但遇到複雜的情況,還不是要轉人工?而且,AI客服的背後,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工數據來訓練,這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螞蟻數科現在大力推廣AI客服,無非就是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如果AI客服的質量不能提升,只會讓用戶體驗更差。

遠望谷、税友股份:AI Agent能否拯救傳統企業?

遠望谷想結合寵物經濟,打造AIagent賦能的智能寵物硬件設備?稅友股份和阿里云合作,將通義千問大模型應用於數智化運營?這些公司都想搭上AI的順風車,轉型升級。但問題是,AI Agent現在還處於發展初期,技術還不成熟,應用場景也很有限。這些公司如果不能真正理解AI的價值,只是盲目跟風,很容易就會被市場淘汰。而且,AI Agent的開發和應用,需要大量的數據和專業人才,這些都是傳統企業所缺乏的。所以,對於這些公司的AI轉型,我同樣持保留態度。畢竟,AI不是萬能丹,不是什麼問題都能解決的。

蚊子大軍來襲:驅蚊產品市場的真實現況

最近深圳蚊子爆發,搞得人心惶惶,驅蚊產品銷量暴增。但說實話,這些驅蚊產品真的有效嗎?電蚊香、蚊香液,這些東西聞多了對身體也不好。防蚊噴霧、防蚊貼,效果又撐不了多久。蚊帳、電蚊拍,倒是比較傳統實在,但用起來也麻煩。所以,与其說大家在「積極防控」,不如說是在「病急亂投醫」。

傳統驅蚊產品Out!新型驅蚊產品的逆襲?

頭豹研究所說什麼「消費者不再依賴傳統的驅蚊產品,而是轉而關注適用於戶外運動和多種戶外生活方式場景的新型驅蚊產品」,根本就是廢話!還不是因為傳統的驅蚊產品效果不好,大家才想試試新的?但那些所謂的新型驅蚊產品,真的比傳統的更好嗎?我看未必。很多只是換了個包裝、加了點香味,價格卻貴了好幾倍。消費者真的會買單嗎?

潤本股份、彩虹集團:誰能成為驅蚊界的霸主?

潤本股份有豐富的驅蚊產品線,彩虹集團也推出多款戶外驅蚊產品,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驅蚊產品市場的門檻其實不高,競爭非常激烈。潤本和彩虹如果不能在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價格等方面做出差異化,很難在市場上脫穎而出。而且,驅蚊產品的消費受季節性影響很大,如果冬天賣不好,一年的努力就白費了。所以,對於這些公司的前景,我還是持保留態度。畢竟,蚊子年年有,但誰能真正解決蚊子問題,才是真正的贏家。

「人工智能+政務」:是便民還是擾民?

黑龍江七台河市搞了個DeepSeek AI政務問答平台,號稱是全市首個將大模型融入政務服務的「創新舉措」。我呸!這種東西根本就是花錢買噱頭,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公務員,不是只會耍嘴皮子的AI。搞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不如把錢拿去改善民生!

DeepSeek AI政務問答平台:七台河的「創舉」?

德邦證券在那邊吹捧什麼「AI政務成為先行賽道之一」,還說DeepSeek推動了「AI平權」。拜託,AI平權?是讓AI取代公務員,讓老百姓連個真人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嗎?這種所謂的「智能政務」,只會讓政府離人民越來越遠!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是那些在基層默默奉獻的公務員,不是冷冰冰的AI。

金橋信息、雲賽智聯:AI能否真的提升司法效率?

金橋信息推出兩款AI+司法產品,雲賽智聯也參與了上海市政府電子政務雲項目。這些公司都想靠AI來提升司法效率,聽起來很美好。但問題是,司法講求的是公平正義,不是速度。如果為了追求效率,犧牲了公平,那AI還有什麼意義?而且,AI在司法領域的應用,涉及到很多倫理和法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冤假錯案。所以,對於這些公司的AI+司法項目,我持高度懷疑態度。畢竟,法律不是兒戲,不能讓AI來胡搞。

AI時代的電力挑戰:數據中心供電系統的軍備競賽

機構在那邊分析什麼「單卡功率消耗和整體用電規模均呈現顯著的提升趨勢」,說白了就是:AI伺服器耗電量大到嚇死人!以前的數據中心,供電系統還能勉強應付,現在AI算力一爆發,電力系統就快撐不住了。這根本就是一場電力軍備競賽,誰的供電系統更強大,誰就能在AI時代搶佔先機。

HVDC:是救星還是另一個坑?

光大證券說什麼「HVDC在AI數據中心優勢凸顯,其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HVDC(高壓直流輸電)聽起來很高端,但說穿了就是一種供電技術。它能不能真正解決AI數據中心的電力問題,還很難說。而且,HVDC的成本很高,如果大規模應用,會大幅增加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再說,HVDC的技術門檻也不低,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很容易就會被國外廠商卡脖子。所以,對於HVDC,我持觀望態度。搞不好只是另一個燒錢的坑!

中恒電氣、麥格米特、通合科技:誰能掌握數據中心電力命脈?

中恒電氣的HVDC產品已經應用在阿里、騰訊等大型數據中心,麥格米特也推出了高功率伺服器電源架,通合科技也表示數據中心HVDC產品業務發展良好。這些公司看似在數據中心電力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但這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技術更新換代也很快。如果這些公司不能持續創新,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很容易就會被淘汰出局。而且,數據中心電力市場的客戶都是大客戶,議價能力很強,這些公司的利潤空間可能並不大。所以,對於這些公司的前景,我還是抱持著謹慎的態度。畢竟,電力是AI的命脈,但誰能真正掌握這條命脈,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