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钢材市场行情波动剧烈,宏观政策、市场情绪、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交织,共同塑造了当前复杂的市场格局。
宏观层面:预期与现实的差距
继上月重要会议后,本月第二个重要会议延续了稳健的基调,并未释放超出市场预期的利好政策。市场此前积累的乐观预期逐渐消退,钢市进入传统淡季,呈现明显的“弱现实”状态。虽然2万亿元特殊再融资专项债的发行完毕,对基建投资和钢材需求构成利好,但资金转化为实际投资和产出的过程需要时间,短期内难以显著提振市场。
房地产市场:回暖迹象与持续挑战
11月份十大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显示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对钢材需求构成一定利好。然而,房地产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库存、融资压力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等问题,其复苏力度和持续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供需博弈:供大于求的压力加大
本周钢厂高炉开工率小幅下降,日均铁水产量略减,但整体供应仍然相对稳定。然而,随着冬季来临,天气转冷以及更多钢厂计划进行检修减产,预计下周铁水产量将大幅下降。虽然减产利好钢价,但需求端在淡季的持续低迷,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钢价承压明显。
价格走势:期现货市场齐跌,市场情绪低迷
期货市场黑色系主力合约持续下跌,现货市场成交清淡,市场情绪由前期强势转为谨慎观望,钢材价格小幅回落。钢厂调价方面,上调、下调和维持平稳的比例分别为15%、20%和65%,反映出钢厂在面对市场压力时的谨慎态度。
展望与风险:谨慎乐观,关注政策变化
综合来看,在宏观预期趋稳、市场情绪降温以及淡季需求收缩的背景下,钢材市场供需格局维持弱平衡,预计短期内价格将偏弱运行。然而,潜在的风险依然存在,例如:房地产市场复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市场波动加剧等。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变化、市场供需动态以及国际形势,谨慎决策,防范风险。
未来关注点:
- 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和实际效果
- 基建投资的实际进度和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
- 钢厂生产及检修计划
- 冬季天气对运输和施工的影响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