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DAO 联合创始人 Rune Christensen 近日在 Unchained 播客中,阐述了其为 MakerDAO 制定的“终局计划”,旨在解决 DAO 治理中长期存在的低效、选民冷漠以及“鲸鱼”影响等问题。他认为,DeFi 领域的发展受限于 DAO 治理的不足,MakerDAO 作为老牌 DAO 也面临着运营费用管理困难、内部协调问题以及随着规模扩张而加剧的共识难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终局计划”包含四个阶段:

  1. 品牌重塑: 并非简单的代币更名,而是为了更好地与社区和市场沟通,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认知,并允许用户在新的稳定币和原始 DAI 之间自由切换,确保用户体验和选择权。
  2. 大型发布: 创建六个子 DAO 和六个新治理代币,将复杂功能分散到子 DAO 中,实现更快速、灵活的决策,并通过新的治理代币激励社区参与。
  3. 社区激励: 通过子 DAO 制定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包括代币奖励、声誉系统、教育和培训等,鼓励用户长期参与,解决选民冷漠问题。
  4. 治理 AI 工具: 开发和应用治理 AI 工具,自动化处理日常治理任务,减少人为干预和潜在冲突,提高决策效率和公正性,并利用 Atlas 项目集中所有相关数据,提升信息透明度。

Christensen 强调,该计划并非为了迎合短期利益,而是为了 MakerDAO 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最终目标是使其达到像比特币一样具有高确定性和可靠性的状态。尽管该计划受到了部分风投机构的质疑,但 Christensen 作为 MakerDAO 中最活跃的大型代币持有者和志愿者,坚信该计划能够有效解决 DAO 治理困境,推动 MakerDAO 和 DeFi 领域进一步发展。

MakerDAO 的终局计划:能否解决 DAO 治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