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CZ轉發的背後——SOON項目是機遇還是炒作?

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在X(原推特)上一次看似不經意的轉發,就像在死水微瀾的加密貨幣市場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的漣漪指向了一個名為SOON的項目。這個基於Solana Virtual Machine (SVM) 的Rollup堆棧,彷彿一夜之間被聚光燈籠罩,無數投資者蜂擁而至,期待在名為“BigBang”的宇宙爆炸中分得一杯羹。然而,在狂熱的FOMO情緒背後,我看到的卻是重重疑雲和揮之不去的擔憂。CZ的轉發,究竟是慧眼識珠,還是又一次精心策劃的市場營銷?SOON項目,是區塊鏈技術的革新,還是資本遊戲的 очередной акт (俄語,又一幕)?

幣安太子“點贊”:一次精心策劃的營銷?

讓我們先從CZ的轉發說起。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CZ的一舉一動都具有風向標的意義。他的每一次公開表態,都可能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這次轉發SOON的推文,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幣安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利益關聯。要知道,幣安作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擁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它的一句“看好”,足以讓一個默默無聞的項目迅速走紅。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CZ是真的看好SOON的技术前景。但是,考虑到币安一贯的营销策略,以及加密货币市场中常见的“庄家”行为,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次转发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利益交换或者合作关系。毕竟,在这个充满投机和炒作的市场里,真相往往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

SOON項目詳解:新技術、新模式,還是新瓶裝舊酒?

SOON自詡為基於Solana Virtual Machine (SVM) 的Rollup堆棧,專注於高性能區塊鏈解決方案。說白了,就是想在Solana生態系統上搭建一個更快的“高速公路”,讓Web3應用跑得更流暢。但問題是,這個“高速公路”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SVM Rollup堆棧:真能解決區塊鏈的性能瓶頸?

SVM Rollup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其本質仍然是Layer 2擴容方案。這意味著,它仍然依賴於底層Solana鏈的安全性。如果Solana本身出現問題,SOON也難逃厄運。而且,Rollup技術本身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比如數據可用性問題、跨鏈橋的安全性等等。SOON能否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仍然是個未知數。

更重要的是,Solana本身已經在不斷優化自身的性能。SOON作為一個Layer 2方案,其存在的必要性究竟有多大?如果Solana未來的升級能夠滿足Web3應用對性能的需求,那麼SOON的生存空間將會被大大壓縮。

VC+社區雙輪驅動: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SOON在融資上採用了“VC+社區”的雙輪驅動模式,號稱要回歸公平啓動的理念。這種模式聽起來很美好,既能獲得VC的資金支持,又能依靠社區的力量進行推廣。但實際上,這種模式往往會淪為“既要…又要…”的尷尬境地。

VC的本質是逐利的。他們投資SOON,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回報。他們會想方設法地影響項目的發展方向,以確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社區的利益則往往被忽視。

更糟糕的是,VC和社區之間往往存在著信息不對稱。VC掌握著更多的內幕消息,他們可以提前佈局,在市場高點套現離場,留下社區成員在高位站崗。這種情況在加密貨幣市場屢見不鮮。

代幣分配:公平啓動,還是另類ICO?

SOON聲稱要將51%的代幣公平分配給社區,聽起來很誘人。但仔細分析其代幣分配機制,我們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ICO。

通過COMMing SOON NFT Mint籌集資金,本質上就是向社區成員出售代幣。雖然官方聲稱NFT持有者可以獲得代幣獎勵,但這些獎勵往往需要通過完成各種複雜的任務才能獲得。而且,這些獎勵的數量也往往遠低於NFT的購買成本。

更重要的是,這種代幣分配機制很容易被“科學家”利用。他們可以通過批量註冊賬號、刷任務等方式,大量獲取代幣,然後在市場上拋售,損害其他社區成員的利益。

COMMing SOON NFT:一場圈錢遊戲?

COMMing SOON NFT,可以說是SOON項目中最具爭議的部分。官方將其定義為一種代幣分配機制,旨在吸引早期用戶,激勵鏈上活動,並為BigBang計劃奠定基礎。然而,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圈錢遊戲。

NFT的“通行證”作用:入場券還是智商稅?

SOON將NFT定位為參與BigBang計劃的“通行證”,聲稱持有NFT可以獲得代幣獎勵以及積分加成。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卻充滿了套路。

首先,NFT的價格並不便宜。根據官方信息,不同類型的NFT價格各異,但都需要花費一定的資金才能購得。這就意味著,只有那些願意花錢的人才能參與BigBang計劃。而對於那些沒有資金或者不願意冒險的人來說,他們就被排除在外了。

其次,持有NFT並不一定能獲得豐厚的回報。雖然官方聲稱持有NFT可以獲得代幣獎勵,但這些獎勵往往需要通過質押NFT、完成任務等方式才能獲得。而且,這些獎勵的數量也往往遠低於NFT的購買成本。這就意味著,很多人最終可能會虧本。

COMMing SOON NFT 類型

NFT分級制度:誰是韭菜,誰是鐮刀?

COMMing SOON NFT分為四種類型:SOON-Pilled、SOON Squad、SOONer、SOONest。不同類型的NFT擁有不同的權益,比如鎖倉期、解鎖方式等等。這種分級制度,在我看來,是一種赤裸裸的歧視。

SOON-Pilled NFT主要由種子輪VC持有,擁有最高的權益,比如最短的鎖倉期、最高的代幣獎勵等等。這就意味著,VC可以最快地套現離場,獲得最大的收益。

而SOONest NFT雖然可以直接解鎖,但其價格也最高。這就意味著,普通用戶需要花更多的錢才能獲得與VC相同的權益。

這種分級制度,實際上就是將社區成員分成了三六九等。VC是鐮刀,他們負責收割韭菜。而普通用戶則是韭菜,他們負責為VC提供收益。

鑄造價格調整:亡羊補牢,還是欲蓋彌彰?

由於部分用戶抱怨第一輪的鑄造價格較高,官方在第二輪鑄造中下調了NFT的價格。這種做法看似是在回應社區的訴求,但實際上卻是一種亡羊補牢的做法。

首先,降價並不能改變NFT的本質。NFT仍然是一種投機性的資產,其價格波動巨大,風險極高。即使價格降低了,仍然有很多用戶可能會虧本。

其次,降價可能會引發更多用戶的不滿。那些在第一輪以高價購買NFT的用戶,可能會感到被欺騙。他們可能會要求官方退款或者補償。

更重要的是,降價可能會損害項目的聲譽。這會讓用戶覺得,SOON項目方是在隨意調整價格,沒有誠信可言。

BigBang計劃:空投糖果,還是數據陷阱?

BigBang計劃,是SOON項目方用來分配代幣,並進一步擴大用戶群體的又一舉措。表面上看,參與者可以通過完成各種任務,獲得SOON代幣空投,這無疑是一顆誘人的糖果。然而,仔細分析這些任務的設計,我認為這更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數據陷阱,項目方在榨取用戶價值的同時,也在悄無聲息地收集用戶數據。

存款任務:高門檻的空投,是福利還是圈套?

想要在BigBang計劃中獲得豐厚的空投獎勵,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SOON主網上進行存款。官方鼓勵用戶將ETH、USDC等主流資產橋接到SOON網絡,並根據存款金額和持有時間來計算獎勵積分。

這看似是一項雙贏的策略:用戶可以通過存款獲得潛在的空投收益,SOON則可以藉此吸引資金流入,提高網絡的流動性。但問題在於,存款任務設置了較高的門檻。部分高價值任務甚至要求用戶存入價值1000美元以上的ETH或穩定幣。

對於那些資金量較小的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障礙。他們可能根本無法參與這項任務,或者只能投入少量資金,獲得微薄的獎勵。另一方面,將大量資金橋接到一個新興的、未經充分驗證的區塊鏈網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旦SOON網絡出現安全漏洞,或者發生惡意攻擊,用戶的資金可能會遭受損失。

因此,存款任務更像是一個篩選器,它將大部分普通用戶排除在外,只允許少數“大戶”參與,並承擔更高的風險。這與所謂的“公平分配”的理念背道而馳。

鏈上任務:擼毛黨的狂歡,還是項目的陰謀?

除了存款任務之外,BigBang計劃還包含一系列鏈上任務,比如連接錢包、Bridge資產、DEX交易、Lending借貸等等。這些任務看似簡單,但都需要用戶與SOON主網進行互動,並消耗一定的Gas費用。

對於那些熱衷於“擼毛”的用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機會。他們可以通過批量註冊賬號、刷任務等方式,盡可能多地獲取空投獎勵。但這種行為往往會導致網絡擁堵,Gas費用飆升,並對其他用戶造成負面影響。

更重要的是,這些鏈上任務的設計,實際上是在引導用戶使用SOON生態系統中的各種應用。這意味著,項目方可以藉此收集用戶的鏈上行為數據,分析用戶的偏好和習慣,並將這些數據用於後續的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用戶在參與鏈上任務的同時,也在為SOON項目貢獻數據價值。而這些數據價值最終會轉化為項目方的收益,而用戶能獲得的,可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空投獎勵。

社交媒體互動:發推文就能賺錢?別做夢了!

為了進一步擴大項目的影響力,SOON鼓勵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推文,並使用特定的標籤,比如#SOONISTHEREDPILL。參與者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賺取積分,並獲得額外的空投獎勵。

這種方式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社交媒體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很難保證所有參與者發布的內容都是真實、客觀、有價值的。

其次,這種方式很容易被濫用。一些人可能會通過批量註冊賬號、刷推文等方式,虛假地提高項目的曝光度,並獲取不正當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實際上是在利用用戶的社交關係,為項目進行免費宣傳。用戶在發布推文的同時,也在向自己的朋友和關注者推薦SOON項目。而項目方則可以藉此擴大用戶群體,提高項目的知名度。

CZ轉發SOON推文

近期CZ轉發SOON推文後,參與社交媒體互動的熱情更是空前高漲。但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表面的繁榮所迷惑。發推文就能賺錢?這種好事往往背後隱藏著更深的陷阱。

交互教程:手把手教你入坑?

網路上鋪天蓋地的“SOON交互教程”,看似是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參與BigBang計劃,但實際上,我認為更像是項目方精心策劃的“釣魚指南”。這些教程以“保姆級”、“手把手”等字眼吸引眼球,一步步引導用戶進入SOON的生態系統,卻往往忽略了潛在的風險。

錢包註冊:第一步就充滿了不確定性?

大部分教程都會教你如何註冊一個SOON SVM錢包,並將其與OKX Wallet等常用錢包關聯。這個步驟看似簡單,但卻是整個交互過程中風險最高的一環。

首先,新錢包的安全性往往難以保證。SOON SVM錢包作為一個相對較新的產品,其安全漏洞可能尚未被充分暴露。如果錢包存在漏洞,用戶的私鑰可能會被洩露,導致資產被盜。

其次,將新錢包與常用錢包關聯,可能會增加安全風險。一旦新錢包被攻破,黑客可能會通過關聯關係,入侵用戶的常用錢包,竊取更多資產。

SOON SVM 錢包註冊

因此,在註冊SOON SVM錢包之前,務必做好充分的風險評估。不要將大量資產存放在新錢包中,並定期檢查錢包的安全設置。

紅藍藥丸:一場隱喻還是故弄玄虛?

在註冊SOON SVM錢包之後,用戶會被要求選擇“紅色藥丸”或“藍色藥丸”。官方宣稱,選擇紅色藥丸可以進入常規的社交媒體任務,而藍色藥丸則指向未知的領域。

這種設計帶有一種神秘感和引導性,讓人不禁聯想到電影《黑客帝國》中的經典橋段。然而,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種故弄玄虛的營銷手段。

無論你選擇紅色藥丸還是藍色藥丸,最終都會被引導到SOON的生態系統中。這種選擇的意義並不大,更多的是為了增加用戶的參與感和好奇心。

社交媒體任務:免費勞動力,項目方笑開花?

接下來的步驟,通常是鏈接X賬號,關注SOON官方賬號,並發布帶有特定標籤的推文。這些任務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是在利用用戶的社交關係,為項目進行免費宣傳。

用戶在完成這些任務的同時,也在向自己的朋友和關注者推薦SOON項目。而項目方則可以藉此擴大用戶群體,提高項目的知名度。

SOON 社交媒體任務

更糟糕的是,這些任務的獎勵往往微乎其微。用戶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獲得少量的積分,而這些積分最終能兌換的代幣獎勵,可能還不如一杯咖啡的價格。

因此,參與社交媒體任務,更像是在為項目方提供免費的勞動力。而項目方則可以坐享其成,利用用戶的社交關係,實現品牌推廣和用戶增長。

橋接存款:把錢放進去,還能拿出來嗎?

最後一步,就是將資產橋接到SOON主網,參與存款任務。這個步驟看似簡單,但卻是整個交互過程中風險最高的一環。

首先,跨鏈橋的安全性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跨鏈橋往往是黑客攻擊的目標,一旦跨鏈橋被攻破,用戶的資產可能會遭受損失。

其次,SOON主網作為一個新興的區塊鏈網絡,其穩定性和安全性尚未經過充分驗證。如果SOON主網出現故障,或者發生惡意攻擊,用戶的資產可能會被鎖定,甚至永久丟失。

SOON 橋接存款

更重要的是,將資產橋接到SOON主網,意味著你將失去對這些資產的完全控制權。你需要信任SOON項目方,相信他們會按照承諾,分配代幣獎勵,並保證你的資產安全。

然而,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信任往往是最昂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