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广东电信、江苏电信联合华为完成了一项重大的5G技术突破——AI时频空3D调度现网前瞻技术试验。这是国内首次在T+T/T+F双场景下,对约50个基站规模进行的现网试点验证,标志着我国在5G网络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试验的核心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无线资源调度。通过在无线空口应用新型智能波束预测技术,实现对波束、频谱效率和覆盖的联合优化,最终达到时频空多维资源联合调度的目标。这项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尤其是在中高负载的复杂网络环境下。

试验结果令人振奋。在不增加现网基站计算能力的前提下,轻量级AI模型即可实现波束级时频空多维资源的协同调度。在中高负载场景下,用户平均吞吐量提升了15%以上,并且AI模型的性能增益波动小于5%。更重要的是,AI模型的运行对基站资源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模型训练期间,基站CPU利用率和能耗抬升小于1%,上线使用后则基本保持不变。这充分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增益,为未来5G网络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项试验的成功,与中国电信和华为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和合作密不可分。近年来,中国电信持续加大对5G网络建设和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也为此次试验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5G网络共建共享战略也为此次试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19年以来,双方合作建成超过137万个5G中高频基站,累计节省投资超过3600亿元。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5G网络建设效率,也为未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展望未来,AI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并将带来更多令人期待的创新和突破。AI驱动的智能化网络将具备更强的自适应能力、更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更佳的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加高速、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此次试验的成功,无疑为5G乃至未来6G网络的智能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电信联合华为完成AI时频空3D调度现网试验:5G基站吞吐量提升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