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被动投资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热潮,越来越多的中小公募机构加入其中。文章指出,许多中小公募机构在经历了短暂的观望后,纷纷布局中证A500指数基金等产品,这其中既有积极参与者,也有时隔多年重回被动投资赛道的机构。然而,由于被动投资行业的马太效应显著,头部机构占据优势地位,中小公募机构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中小公募机构在被动投资领域的策略选择。许多机构选择规避竞争激烈的ETF市场,转而专注于场外指数基金,并主要布局指数增强、行业赛道主题和红利主题三大类产品。这种策略选择基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ETF市场头部效应显著,中小机构难以竞争;二是场外指数基金的成立门槛相对较低;三是这三大类产品收益特征互补,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文章还指出,中小公募机构需要警惕同质化竞争,避免沦为头部机构的陪跑者。建议中小公募机构在自身优势基础上走差异化竞争路线,选择尚未充分开发的投资领域,开发新型指数或采用Smart Beta等策略,打造特色鲜明、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在被动投资领域获得一席之地。

最后,文章提到了A股指数的不断创新为中小公募机构提供了更多机遇,并鼓励中小公募机构在完善的指数化投资生态中抓住机遇,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