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方便麵透明化實驗:撒貝寧突襲工廠揭秘國民品牌

撒貝寧突襲白象工廠:這場直播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方便麵真相?

當「央視名嘴」槓上「國民品牌」:一場預謀已久的透明化實驗?

那天,我正癱在沙發上,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突然,一條新聞標題像一道閃電劈中了我的腦門:「撒貝寧突襲白象工廠」。我心想,這年頭,連央視名嘴都開始搞「沉浸式體驗」了?而且還是去方便麵廠?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說起撒貝寧,那可是央視的「定海神針」,一張嘴能把死的說成活的。而白象,作為陪伴無數人長大的國民品牌,近年來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這兩位湊到一起,簡直就是一場「王炸」組合!

這場直播,明面上是撒貝寧化身「一日廠長」,帶領觀眾參觀白象平江工廠,實際上,我更願意把它看作是一場「預謀已久」的透明化實驗。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消費者越來越精明,想要打動他們,光靠廣告轟炸可不行,必須拿出真材實料,讓他們親眼見證你的誠意。

熱搜背後的流量密碼:白象如何用「真誠」撬動千萬級別的關注?

果不其然,直播當天,央視新聞、CCTV1全平台累計播放量高達2123.5萬,#白象一日廠長撒貝寧在線查崗#等話題也瞬間登上微博熱搜。這數據,簡直比當紅流量明星的演唱會還火爆!

但我認為,這並非偶然。在這個充斥著虛假宣傳和浮誇演技的時代,「真誠」才是最稀缺的資源。白象深諳此道,他們沒有花重金請流量明星代言,而是選擇了與央視合作,讓撒貝寧親自走進工廠,用鏡頭記錄下每一個生產環節,將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種「眼見為實」的方式,無疑是最能打動消費者的。畢竟,誰也不想花錢買一堆添加劑和科技狠活,大家都想吃到安全、放心、健康的食品。而白象的這場直播,恰恰滿足了消費者的這種需求,讓他們看到了白象對於品質的堅持和對於消費者的尊重。所以,我認為,白象能夠用「真誠」撬動千萬級別的關注,絕非僥倖,而是他們長期以來堅持品質至上的必然結果。

120克麵餅的「重量級」承諾:白象如何用克重透明,顛覆行業潛規則?

撒貝寧親自驗貨:這哪是嚴格,根本是「變態級」的品質管控!

直播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撒貝寧親自驗證白象「面餅120克」的環節。他隨機抽取了幾塊已經烘乾的面餅進行稱重,結果顯示,所有面餅重量均達標。說實話,看到這個結果,我也忍不住在心裡給白象點了個讚。

要知道,方便麵行業一直存在著「缺斤少兩」的潛規則,有些不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會在面餅重量上做文章,偷偷減少幾克,消費者往往難以察覺。而白象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將面餅克重用大字打在包裝上,還敢讓撒貝寧親自驗貨,這種自信,可不是一般企業能有的。

撒貝寧在探訪完生產全流程後,更是忍不住感嘆:「我都覺得這不叫嚴格,這叫苛刻。就是每一道環節,人工的、機器的、自動化的,所有的細節全部考慮在內了,非常苛刻。確保你們拿到的每一桶方便面,每一箱方便面都遵循著嚴格的標準。」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17/20250717661468.jpeg

包裝上的「大字報」:白象的自信,從何而來?

將面餅克重用大字打在包裝上,這種做法,在很多人看來,簡直是「傻」到家了。畢竟,消費者買方便麵,更關注的是口味、價格,誰會在意那幾克重量?

但我認為,白象此舉,恰恰體現了他們的自信和底氣。他們敢於將最核心的資訊公佈於眾,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消費,這不僅是一種對產品品質的自信,更是一種對消費者智商的尊重。

這種自信,源於白象多年來對品質的堅守。他們深知,只有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而將面餅克重打在包裝上,就是他們向消費者發出的一個「重量級」承諾:我們不僅要做最好吃的方便麵,更要做最誠實的方便麵!

董事長的真心話:透明化,是白象與消費者「零距離戀愛」的秘訣?

白象食品集團董事長姚忠良在與撒貝寧的對話中表示:「現在是社交媒體時代,透明化是一個重要的消費趨勢。白象推出『面餅120克』,就是率先順應這種新消費趨勢,去領跑行業,因為只有透明化,才能夠真正加強和消費者的無縫連接。」

我認為,姚忠良的這番話,可謂是一語道破天機。在這個資訊高度透明的時代,企業想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擁抱透明化,與消費者建立信任關係。

而白象的「面餅120克」策略,正是他們擁抱透明化的具體體現。他們通過這種方式,向消費者傳達了一個明確的訊號:我們願意將一切都展現在你們面前,我們相信你們的判斷力,我們渴望與你們建立「零距離戀愛」的關係。

「以消費者為本」不只是口號:白象如何用行動,詮釋新商業文明的真諦?

尊重消費者,從「吃得飽」到「吃得透明」:一場關於需求的「進化論」

曾幾何時,我們對方便麵的要求僅僅是「吃得飽」。那時候,一碗熱氣騰騰的泡麵,就能撫慰無數個飢腸轆轆的夜晚。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需求也開始「進化」。我們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要「吃得健康」。而現在,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更要「吃得透明」!

白象顯然意識到了這種變化。他們沒有停留在過去的輝煌中,而是不斷地捕捉消費者需求,並用實際行動來滿足這些需求。從最初的「吃得飽」,到後來的「骨湯系列」、「湯好喝系列」,再到現在的「面餅120克」,白象的每一次創新,都是一場關於需求的「進化論」。

28年的「死磕」:白象如何把食品安全,刻在DNA裡?

對於食品企業而言,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永遠是重中之重。白象深諳此道,他們成立28年來,始終把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視為企業的生命線。在探廠節目中,撒貝寧了解到,白象不僅要對所有批次的面粉實施定向全項檢測,更堅持每20分鐘留樣抽檢一次成品,用近乎苛刻的標準,把「食品安全」揉進每一根面條裡。

這種對品質的「死磕」精神,簡直令人髮指!但正是這種「變態級」的品質管控,才確保了每一桶白象方便麵都能讓消費者安心食用。我相信,這不僅僅是一種企業責任,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17/20250717428350.jpeg

香菜麵、大辣嬌、120克麵餅:白象的每一次「出圈」,都是一場與年輕人的「靈魂共鳴」?

近年來,白象頻頻推出新品,例如香菜麵、大辣嬌等,這些產品不僅口味獨特,而且都帶有濃厚的年輕化元素。我認為,白象的每一次「出圈」,都是一場與年輕人的「靈魂共鳴」。

他們深入了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主張,將品牌基因與年輕需求深度融合。香菜麵的「真香警告」,滿足了年輕人追求個性、敢於嘗試的心理;大辣嬌系列的「辣味解壓」,則迎合了年輕人渴望釋放壓力、尋求刺激的需求;而「面餅120克」系列的「真誠透明」,更是與年輕人追求真實、反感虛偽的價值觀不謀而合。

銷售額逆勢增長:白象的「消費者至上」,真的能帶來商業奇蹟?

在競爭激烈的方便麵市場,白象能夠逆勢增長,實屬不易。據第三方數據顯示,依托全渠道聯動模式,白象食品2024年銷售額增速已跑贏行業平均水平。我認為,這正是白象堅持「消費者至上」理念所帶來的商業奇蹟。

他們真正傾聽消費者意見,用創新滿足消費者需求,與消費者建立了正向循環。這種雙向奔赴,讓白象不僅成為了消費者喜歡的國民品牌之一,也收穫了市場的快速增長。這充分證明,在這個消費者主權時代,只有真正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才能贏得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

探廠尾聲的「真心話大冒險」:撒貝寧眼中的白象,究竟是家怎樣的企業?

在探廠尾聲,撒貝寧進行了一場「真心話大冒險」。他坦言,通過這次探訪,他對白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認為,白象是一家「有堅守、有付出、有創新」的企業。

他強調,任何一個品牌的成長背後,一定會有人在默默付出,在不停地對品牌進行打磨,把品質放在第一位,把細節融入每一個環節,更重要的是把創新作為前進的動力。他期待更多像白象這樣的國民品牌成長起來,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安心與驚喜。

http://caiji.3g.cnfol.com/colect/202507/17/20250717272249.jpeg

我認為,撒貝寧的這番話,是對白象最好的總結。白象之所以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靠的不是花哨的營銷手段,而是對品質的堅守,對消費者的尊重,以及對創新的不懈追求。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只有真正把消費者放在心上,才能贏得市場,成就偉大的品牌。

而這,或許就是白象這場「透明化實驗」所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