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策略大亂鬥:散戶如何自保?投資避坑指南

内容 隐藏

券商策略大亂鬥:誰在真心話大冒險?

各位看官,最近這十大券商的策略報告,簡直比連續劇還精彩!你方唱罷我登場,各家觀點南轅北轍,看得我一頭霧水。說好的專業分析呢?怎麼感覺像在玩真心話大冒險,誰敢喊出最離譜的口號,誰就贏了?

說真的,這些券商策略師,每天坐在高樓大廈裡,吹著空調,看著K線圖,就能預測市場走向?我看他們連隔壁老王今天吃什麼都猜不準吧!什麼「反內捲」行情,什麼AI新材料,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還不是換湯不換藥,忽悠我們這些小散戶進場接盤?

更可笑的是,有些券商明明昨天還在唱空,今天就開始唱多,變臉速度比翻書還快。難道他們不知道,我們這些小散戶的錢,都是辛辛苦苦攢下來的?經不起你們這麼折騰啊!

所以,各位看官,對於這些券商策略,聽聽就好,千萬別當真!投資這種事,還是要靠自己獨立思考,多做功課,別被那些花言巧語給騙了。畢竟,錢是自己的,虧了可沒人替你心疼!

中信證券:製造業鹹魚翻身?別鬧了,是資金在找洞鑽!

中信證券這份報告,乍一看還挺唬人,什麼「低位製造板塊有望在增量流動性和政策預期推動下持續修復」,說白了,就是資金在市場裡找不到更好的標的,只好勉強往這些沒人要的製造業股票裡鑽。還真以為製造業要鹹魚翻身了?別鬧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誰還關心那些工廠裡的機器轟鳴?

增量資金的焦慮:從AI到「反內捲」,韭菜盒子換個餡?

說什麼「6月以來市場最大的變化是逐步從存量市場轉為增量市場」,這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實際上就是告訴你,現在有新的韭菜要進場了,大家趕緊準備收割。從之前的AI概念,到現在的「反內捲」概念,不就是換個餡的韭菜盒子嗎?本質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吸引眼球,讓我們這些小散戶乖乖掏錢。

港股估值?別跟我提價值投資,只是保險公司缺地方丟錢!

更扯的是,中信居然說「港股當前的估值窪地特徵又顯現出來,在巨大的配置壓力下,保險資金投資範圍擴圈是大勢所趨,南下資金有望再次回暖」。拜託,港股都熊了多少年了,現在才來說估值窪地?我看根本就是保險公司手裡拿著一大筆錢,找不到地方丟,只好往港股裡硬塞。什麼價值投資,根本就是被逼無奈!

結論:中信的策略師,你是不是偷偷買了有色和軍工?

總而言之,中信證券這份報告,看似面面俱到,實際上漏洞百出。什麼製造業修復,港股回暖,都是一廂情願的幻想。我敢打賭,中信的策略師,肯定偷偷買了一堆有色和軍工股票,現在想拉我們一起抬轎子!各位看官,千萬要小心啊!

財信證券:「反內捲」行情?醒醒吧,哪來的戴維斯雙擊!

財信證券的報告,通篇都在鼓吹「反內捲」行情,彷彿只要這個政策一出,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股市就能一飛沖天。拜託,現實哪有這麼美好?「反內捲」喊了這麼久,有哪個行業真的擺脫了惡性競爭?還不是一樣的價格戰、裁員潮?

做多窗口期?我看是韭菜收割期!

財信說「8月份之前,在宏觀層面並無明顯風險事件,市場正處於新一輪做多窗口期」。這句話聽起來就讓人害怕!每當券商說「做多窗口期」的時候,往往就是韭菜們被收割的時候。因為他們總是會先拉高股價,吸引散戶進場,然後再狠狠地砸盤,把散戶們套在高位。

反內捲是萬靈丹?還是畫餅充飢?

更可笑的是,財信居然認為「反內捲」政策如果落實到位,就能緩解「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讓指數進入新一輪戴維斯雙擊階段。拜託,這根本就是一廂情願的幻想!「反內捲」政策能不能落實還是一個未知數,就算真的落實了,也未必能改變企業盈利狀況。戴維斯雙擊?我看是戴維斯雙殺吧!

財信的選股邏輯:把所有熱門概念都抄一遍?

至於財信推薦的股票,更是讓人無語。什麼光伏、鋰電、汽車、鋼鐵、建材、煤炭、豬肉…簡直就是把所有熱門概念都抄了一遍!這種選股邏輯,跟隨便抓幾個股票沒什麼區別。難道財信的策略師,是靠擲骰子來選股的嗎?

中信建投:AI新材料?貴金屬?你們是資源回收站嗎?

中信建投的報告,讀起來就像是資源回收站的廣告。什麼AI新材料、貴金屬、工業金屬、戰略小金屬、稀土磁材…恨不得把元素週期表上的所有東西都炒一遍。難道他們不知道,這些東西很多都是週期性行業,價格波動劇烈,一不小心就會被套牢?

貿易戰緩和?別傻了,只是暫停鍵!

中信建投說「貿易戰緩和,有色持續走牛,金屬新材料迎來長期增長趨勢」。拜託,貿易戰什麼時候緩和了?只是暫停鍵而已!美國隨時可能再次發起貿易戰,到時候這些有色金屬價格還不一落千丈?真不知道中信建投的策略師,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

AI新材料:磁材?聽起來就很玄學!

更可笑的是,中信建投居然重點關注AI新材料,還特別提到了磁材。什麼是磁材?聽起來就很玄學!難道他們認為,只要把AI和磁材兩個概念放在一起,就能讓股價一飛沖天?這種炒概念的手法,簡直是侮辱我們的智商。

中信建投的終極預測:買黃金,囤稀土,準備末日求生?

總而言之,中信建投的報告,充滿了投機的味道。什麼買黃金,囤稀土,簡直就是在暗示我們,世界末日要來了,趕緊準備求生。難道他們的策略師,是從電影裡學來的投資方法?

平安證券:科技成長?夢裡什麼都有!

平安證券的報告,最喜歡講的就是「科技成長」,好像只要跟科技沾邊,就能一路高歌猛進。但現實是,很多所謂的科技公司,根本就是空有其表,技術落後,盈利能力差。平安證券的策略師,是不是活在夢裡?

內外需共振?我看是內憂外患!

平安說什麼「內外需共振下景氣向上的科技成長」。拜託,現在外部環境這麼複雜,內部經濟又面臨下行壓力,哪來的內外需共振?我看是內憂外患才對!平安證券的策略師,是不是故意粉飾太平,想讓我們這些小散戶盲目樂觀?

反內捲?困境反轉?平安你認真的嗎?

更離譜的是,平安居然認為「反內捲持續推進帶動困境反轉預期升溫」。「反內捲」喊了這麼久,有哪個行業真的迎來了困境反轉?我看大多數企業,還是在苦苦掙扎,艱難求生。平安證券的策略師,你認真的嗎?還是只是為了完成KPI,隨便寫寫?

平安的推薦:買軍工,買半導體,買創新藥…然後祈禱?

至於平安推薦的股票,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什麼軍工、半導體、創新藥…這些行業的風險都很大,波動性也很高。平安證券的策略師,是不是想讓我們買了這些股票之後,每天燒香拜佛,祈禱股價上漲?

中金公司:供給側改革?聽起來像上個世紀的政策!

中金公司居然還在提「供給側改革」,簡直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穿越回了2016年。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在搞這一套?難道他們不知道,供給側改革已經邊際效應遞減,再搞下去只會適得其反?

去產能是靈丹妙藥?還是飲鳩止渴?

中金認為「反內捲政策有望加速行業去產能進程,帶動盈利及市場表現改善」。拜託,去產能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嗎?難道他們不知道,過度去產能會導致供應短缺,推高物價,最終損害消費者利益?這種一刀切的做法,簡直是飲鳩止渴!

中金的邏輯:等死,還是掙扎求生?

中金的報告,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一種悲觀的情緒。好像他們認為,現在的市場已經病入膏肓,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供給側改革發揮作用,讓那些落後產能自然淘汰。這種聽天由命的態度,簡直讓人絕望!難道他們就沒有想過,除了等死之外,還有其他掙扎求生的方法嗎?

信達策略:價值投資?現在誰還跟你講價值?

信達策略的報告,一開頭就說「季度內偏價值」,簡直讓人摸不著頭腦。現在這個市場,誰還跟你講價值投資?大家都在追逐熱點,炒作概念,誰慢一步就只能喝西北風。信達策略的分析師,是不是還活在上個世紀?

季報期高低切?割韭菜的新花樣?

信達說「季報期,風格容易短暫高低切」。這句話聽起來很專業,實際上就是告訴你,他們準備在季報期割韭菜了。先拉高那些低位股票,吸引散戶進場,然後再拋售高位股票,把散戶們套牢在高位。這種手法,簡直是屢試不爽!

AI休整期?我看是涼涼期!

更可笑的是,信達居然認為「AI經歷過一個季度的休整,逐漸進入左側觀察區,參考13-15年移動互聯網的經驗,休整1-2個季度後可能還會再有表現」。拜託,AI都已經炒了多久了,現在才來說休整期?我看是涼涼期才對!信達策略的分析師,是不是消息太慢了?

信達的配置:銀行,地產,有色…穩是穩,但賺錢嗎?

至於信達推薦的配置,更是讓人昏昏欲睡。什麼銀行、地產、有色…都是一些老牌行業,雖然穩健,但成長性有限。買這些股票,能賺多少錢?信達策略的分析師,是不是想讓我們安安穩穩地等退休?

國金證券:上游資源品?你當我是沙特王子?

國金證券的策略報告,一上來就推薦「上游資源品」,什麼銅、鋁、油…恨不得讓我們把家裡的鍋碗瓢盆都賣了,all in 這些資源股。難道他們以為,我們都是沙特王子,家裡有油田?這些資源品的價格波動那麼大,萬一套在高位,豈不是血本無歸?

資本回報率扭轉?你信嗎?

國金說「未來國內資本回報下降、海外資本回報維持高位的狀態將會被扭轉」。這句話聽起來就很玄乎,什麼是資本回報率?怎麼扭轉?他們自己搞清楚了嗎?我看這只是他們為了推銷資源股,編造出來的一個美麗謊言。

國金的啞鈴策略:一頭是資源,一頭是夢想?

更可笑的是,國金還提出了什麼「啞鈴策略」,一頭是上游資源品,另一頭是消費。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板塊,怎麼能放在一起?難道他們認為,只要買了資源股,就能實現消費升級,過上幸福生活?這種策略,簡直是莫名其妙!我看這啞鈴策略,一頭是套牢,一頭是夢想吧?

招商證券:中報業績?現在才來看,黃花菜都涼了!

招商證券的報告,重點關注「中報業績」,好像現在才來看中報,還能撿到什麼寶似的。各位看官,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中報早就披露完了,該漲的都漲了,該跌的也跌了,現在才來看,黃花菜都涼了!招商證券的分析師,是不是反應太慢了?

招商的選股:TMT,汽車零件,家電…都是老梗!

招商推薦的股票,也是一些老掉牙的板塊。什麼TMT、汽車零件、家電…這些板塊早就被炒過好幾輪了,現在再追進去,還有肉吃嗎?招商證券的分析師,是不是江郎才盡了,只能炒炒冷飯?

反內捲政策?等政策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招商還提到「關於反內捲,後續需要關注分行業化解產業結構性矛盾的政策出台」。拜託,等政策出來,黃花菜都涼了!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都需要時間,等到政策真正落地,市場早就發生變化了。招商證券的分析師,是不是太天真了,以為政策是萬能的?

華安證券:銀行保險?穩是穩,但能賺多少?

華安證券的報告,一如既往地推薦「銀行保險」,彷彿買了銀行保險,就能安穩度過餘生。沒錯,銀行保險確實穩健,但問題是,現在這個市場,光靠穩健是賺不了大錢的。華安證券的分析師,是不是只想讓我們安安心心做個佛系投資者?

海外關稅風險?A股脫敏?你在說笑嗎?

華安說什麼「海外關稅風險可能加劇,但A股正在逐步脫敏」。拜託,海外關稅風險對A股的影響,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怎麼可能脫敏?華安證券的分析師,是不是在自欺欺人?還是想掩蓋A股的脆弱性?

華安的推薦:銀行,地產,稀土…都是套路!

至於華安推薦的股票,也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板塊。什麼銀行、地產、稀土…這些板塊早就被券商推薦過無數次了,每次都是一樣的套路。華安證券的分析師,是不是懶得動腦筋,直接複製黏貼之前的報告?

廣發證券:摩托車?海風?工程機械?你當我開工廠的?

廣發證券的報告,推薦的標的簡直讓人一頭霧水。什麼摩托車、海風、工程機械…這些行業跟我們這些普通投資者有什麼關係?難道廣發證券的分析師,以為我們都是開工廠的,能直接受益於這些行業的發展?

出口鏈?基本面?廣發你認真的嗎?

廣發說什麼「全球經濟主要關聯的品種是出口鏈」。拜託,現在全球經濟形勢這麼複雜,影響因素這麼多,怎麼能簡單地歸結為出口鏈?廣發證券的分析師,是不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廣發的結論:買摩托車,騎著去海邊吹風?

更可笑的是,廣發的結論居然是「建議首選處於景氣擴張階段的摩托車、海風、工程機械」。難道他們認為,只要買了這些股票,就能實現財富自由,然後騎著摩托車去海邊吹風?這種投資建議,簡直是夢幻般的存在!

總結:券商策略,聽聽就好,別當真!

總而言之,這十大券商的策略報告,看似高深莫測,實則漏洞百出。每個券商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利益,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幫我們賺錢,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KPI,或者推銷自己的產品。所以,各位看官,對於這些券商策略,聽聽就好,千萬別當真!

投資這種事,還是要靠自己獨立思考,多做功課,別被那些花言巧語給騙了。畢竟,錢是自己的,虧了可沒人替你心疼!記住,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