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寒冬下的挣扎:航天机电的“逆袭”?
最近,航天机电(600151)的股价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一周内暴涨16.31%,收于7.7元。这消息对于那些还坚守在光伏板块的股民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要知道,2024年光伏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产能过剩、价格战、海外贸易壁垒,一重重压力压得不少企业喘不过气。航天机电在这种大环境下,还能有这样的涨幅,难道真是要“否极泰来”了?
但仔细扒一扒航天机电最近的财务数据和公告,就会发现,这“逆袭”二字,恐怕还真得打个问号。
股东户数激增背后的隐忧
先看股东户数,截至2025年2月28日,航天机电的股东户数激增至7.66万户,较去年底增加了4300户。按理说,股东人数增加是好事,说明公司受关注度高了。但结合户均持股数量从1.98万股减少到1.87万股,以及户均持股市值降至12.39万元来看,新增的投资者很可能是散户居多。散户多了,股价波动性自然也就更大,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来说,未必是好事。
这种现象,其实反映了一种市场情绪:股价下跌后,散户抄底,希望博取反弹。但这种“抄底”往往缺乏理性分析,很容易被套牢。参考证券之星公开信息,这种变动本身就存在风险,很容易影响投资判断。
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现实
再看业绩方面,2024年航天机电的主营收入大幅下降42.02%,仅为53.49亿元。虽然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83.29%,但实际上仍亏损7116.49万元。这说明什么?说明公司“开源”能力大幅下滑,而“节流”的效果还不足以弥补收入的损失。更扎心的是,扣非净利润依然亏损1.68亿元,这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实质性改善,主要还是靠一些非经常性损益来“撑场面”。
2024年第四季度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单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2.2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虽有上升,但依然是亏损状态。负债率36.66%看似不高,但结合公司目前的盈利状况来看,偿债压力依然不小。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财务费用高达7590.52万元,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
巨额授信额度下的资金困局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航天机电在2025年申请了高达48.39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用途包括贷款、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等。这笔钱对于缓解公司的资金链紧张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公司对外部融资的依赖。
此外,公司还决定将部分日常资金(不超过15亿元)存放于航天财务公司,并委托航天财务公司发放委托贷款(额度21.3亿元)。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增加公司的财务收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要知道,航天财务公司也是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企业,这种关联交易的公平性,一直备受市场质疑。
ESG报告:一份“不得不做”的功课?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机电在董事会上还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在当前“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发布ESG报告似乎成了上市公司的标配。但是,有多少公司是真正把ESG理念融入到经营管理中,而不是仅仅为了“交作业”?
我们不得不承认,ESG报告在提升公司形象、吸引投资者方面确实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公司仅仅把ESG报告当成一种“公关手段”,而忽视了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实际投入,那这份报告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
总的来说,航天机电的股价上涨,或许是市场对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种乐观预期。但是,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股价的上涨,更要关注公司业绩、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光伏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航天机电想要真正实现“逆袭”,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