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跨境ETF市场持续火热,多只产品价格暴涨,溢价率居高不下。1月9日,标普消费ETF(159529)溢价率高达51.82%,涨幅达10%,触及涨停;沙特ETF(159329)溢价率也超过20%,同样涨停。其他如标普500ETF(159612)和德国ETF(159561)等溢价率均超过10%。 高换手率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热度,沙特ETF和德国ETF换手率甚至超过1000%。
然而,如此高的溢价率引发市场担忧。多家基金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价格回归可能带来的损失。例如,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每日发布公告,并采取停牌措施。
高溢价的成因复杂,既有全球利率环境变化带来的配置需求提升,也有跨境ETF规模较小、QDII额度限制、交易时间及汇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市场人士指出,资金将这些ETF当作股票炒作,缺乏对手盘,而海外市场休市也加剧了这一现象。 此外,数据显示,目前持续买入跨境ETF的资金主要来自散户。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选择ETF时,关注产品规模、流动性、跟踪误差、费率和折溢价等因素,尤其在高溢价情况下,更需谨慎,因为高溢价通常不可持续。 投资者需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追高,警惕高溢价带来的潜在风险。

跨境ETF交易狂潮:高溢价背后的风险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