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波动加剧,红利板块却逆势上扬。截至12月16日,上证红利国企指数上涨近4%。这引发了市场对于红利资产未来走势的关注:在经历调整后,红利资产能否持续成为市场主线?
宏观层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红利资产提供了有利环境。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以下的历史新低,而红利资产的股息率相对较高,使其具备显著的收益优势,吸引力增强。
政策方面,国家大力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对分红比例低的公司实施限制,并加大对高分红公司的激励力度。数据显示,2024年已有超过3900家上市公司发布现金分红公告,分红总额超过2.35万亿元。对央国企而言,“中特估+市值管理”的政策导向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分红意愿,现金分红成为其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
资金方面,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金、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面临资产再配置需求,红利资产的稳定股息收入与这些机构的长期稳健投资策略相契合,机构资金的配置需求或将提升红利资产的市场表现。
投资策略上,投资者可以关注上证国企红利指数,其股息率超过5%。例如,跟踪该指数的红利国企ETF(510720)值得关注,该ETF的独特之处在于“可月月分红”,每年最多可分红12次,自上市以来已连续8个月分红,为投资者提供了把握红利资金机会的便捷途径。
总而言之,在宏观政策、行业政策和资金配置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红利资产或将持续受到关注,但投资仍需谨慎,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