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仲夏夜,本該是酒香四溢、觥籌交錯的時節,但對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井坊」)來說,卻彷彿寒冬降臨。7月14日,一紙半年度業績預告,如同晴天霹靂,震驚了整個白酒行業。預告顯示,水井坊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僅為14.9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2.84%;更令人咋舌的是,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更是暴跌56.52%,僅為1.05億元。這份慘淡的成績單,不禁讓人質疑:水井坊,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高端白酒品牌,究竟怎麼了?
在中國白酒市場,高端品牌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茅台、五糧液等品牌長期佔據著市場的領導地位,而水井坊也曾憑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精湛的釀造工藝,在高端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然而,如今的業績斷崖式下滑,是否意味著水井坊的高端品牌神話已經破滅?是市場競爭過於激烈?還是水井坊自身出了問題?這背後的原因,恐怕遠比數字本身更加複雜。
水井坊業績的暴跌,猶如冰山一角,隱藏在水面之下的,是更加令人擔憂的內控問題。近年來,關於水井坊內部管理的質疑聲浪從未停歇。種種跡象表明,水井坊的內部控制體系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甚至可能涉及利益輸送等違規行為。這場迷霧重重的權力遊戲,究竟誰是幕後玩家?
经销商利益输送?神秘高端销售公司浮出水面
要說水井坊最讓人看不懂的操作,莫過於它和經銷商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2021年,水井坊不知葫蘆裡賣什麼藥,竟然推動多家經銷商組建了一家名為「成都獅心典藏白酒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獅心」)的高端產品銷售公司。更詭異的是,水井坊對這家公司竟然沒有任何持股!這操作,簡直讓人摸不著頭腦,難道水井坊嫌錢太多,想送給經銷商?
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表面上,成都獅心是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但實際上,它的背後卻隱藏著水井坊的影子。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負責水井坊典藏系列及以上高端產品的銷售。換句話說,成都獅心掌握著水井坊最核心的利潤來源。
销售费用畸高,经销商数量却少得可怜:水井坊的营销黑洞
更令人費解的是,水井坊的銷售費用一直居高不下。從2021年到2024年,水井坊的銷售費用率遠高於同行的瀘州老窖、今世緣、五糧液等知名酒企。這意味著,水井坊在市場營銷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效果卻並不明顯。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銷售費用如此之高的情況下,水井坊的經銷商數量卻少得可憐。截至2024年末,水井坊的經銷商數量僅有61家,而上述三家競爭對手的經銷商數量均超過千家!這簡直是不可思議。花了大把的錢,卻沒有建立起有效的銷售網絡,水井坊的營銷策略,簡直就是一個黑洞。
成都狮心:经销商的傀儡?还是水井坊的白手套?
那麼,這家神秘的成都獅心,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它到底是經銷商的傀儡,還是水井坊的白手套?從表面上看,成都獅心由多家經銷商共同出資成立,負責水井坊高端產品的銷售,似乎是一家正常的銷售公司。但仔細分析,卻發現其中疑點重重。
首先,水井坊對成都獅心沒有任何持股,這意味著水井坊無法直接控制這家公司的運營。其次,成都獅心掌握著水井坊最核心的利潤來源,卻不受水井坊的直接監管。這種安排,難免讓人懷疑,水井坊是否在通過成都獅心進行利益輸送。
陳全謎團:檯面上是水井坊高管,私底下又是誰的掌櫃?
如果說上述種種疑點還只是猜測,那麼接下來這個發現,則可以說是石破天驚。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成都獅心的總經理名叫陳全。而這位陳全,同時也是水井坊高端品事業部的總經理!
這意味著什麼?水井坊的高管,同時擔任著一家由經銷商控制的公司的總經理!這簡直是匪夷所思。一個人,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這場比賽還能公平嗎?更讓人懷疑的是,陳全究竟是代表水井坊的利益,還是代表經銷商的利益?他到底是誰的掌櫃?
這個陳全謎團,將水井坊的內控疑雲推向了高潮。水井坊的內部管理,究竟是怎麼了?是管理層的疏忽,還是有意為之?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權力遊戲?
如果說水井坊的內控問題是暗流湧動,那麼它的環保問題,簡直就是明火執仗。一個號稱「品質第一」、「綠色低碳」的企業,竟然長期飽受臭氣污染的困擾,這簡直是一個天大的諷刺。更讓人氣憤的是,面對周圍居民的投訴,水井坊的態度卻是如此的傲慢和敷衍。這家企業,究竟把社會責任放在了什麼位置?
品質第一?綠色低碳?水井坊的華麗謊言
在水井坊的官方宣傳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字眼:「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宗旨」、「秉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理念」、「致力於實現清潔高效的生產」。這些話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呢?
2021年,水井坊就因為廠區酒糟臭味擾民而被相關部門約談並整改。然而,幾年過去了,同樣的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這不禁讓人懷疑,水井坊的所謂「品質第一」、「綠色低碳」,是不是只是一句空話?是不是只是用來欺騙消費者的華麗謊言?
屢教不改!水井坊臭氣擾民,政府監管形同虛設?
從2024年到2025年,水井坊多次因為廠區臭味問題被周圍居民投訴。這些投訴內容觸目驚心:「每天散發的酒糟味非常大,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經常在凌晨四五點就被熏醒」、「味道十分難聞,讓人嗓子不舒服、心慌、頭疼」……
面對這些真實的聲音,水井坊又是如何回應的呢?他們的回應永遠是那幾句話:「我們有環評文件」、「我們的排放達標」、「我們聘請了第三方監測機構」。言下之意就是,我們一切合法合規,你們的感受與我們無關。
更讓人感到無奈的是,政府部門的監管似乎也形同虛設。居民多次投訴,相關部門也進行了調查,但最終的結論往往是「未發現超標現象」。難道非要等到出了人命,才能引起重視嗎?難道一句「排放達標」,就可以掩蓋所有的問題嗎?
百起投訴:水井坊的品質崩壞與消費者怒火
除了環境污染問題,水井坊的產品質量也備受質疑。截至2025年7月,水井坊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消費者的百餘起投訴,投訴原因包括產品質量問題、線上銷售問題等等。
在這些投訴中,我們可以看到消費者的無奈和憤怒:「買到變質的白酒」、「收到破損的商品」、「參加活動無法兌獎」……這些問題,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嚴重影響了水井坊的品牌形象。
面對如此之多的投訴,水井坊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有的投訴被簡單地「自行和解或者投訴人撤回投訴」,有的投訴雖然「達成調解協議」,但具體賠償情況卻不得而知。總之,水井坊似乎並沒有真正重視消費者的訴求,也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問題。
水井坊的環保問題和產品質量問題,就像兩顆毒瘤,正在慢慢侵蝕著這個曾經輝煌的品牌。如果水井坊不能正視這些問題,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它的未來,恐怕將會一片黑暗。
水井坊今日的困境,並非一朝一夕所致,而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從戰略失誤到管理混亂,再到市場競爭的加劇,水井坊正一步步走向衰落。想要重振旗鼓,水井坊需要進行一次徹底的自我反思和變革。
高端化策略失靈:水井坊的定位危機
水井坊一直以高端品牌自居,並將高端化作為其核心戰略。然而,在競爭激烈的白酒市場,高端品牌並非萬能靈藥。茅台和五糧液之所以能夠長期佔據高端市場的領導地位,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產品質量,更因為它們深厚的品牌積澱和獨特的文化價值。
水井坊雖然也擁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在品牌塑造和文化傳播方面,顯然與茅台和五糧液存在差距。更重要的是,水井坊的高端產品定價過高,性價比不高,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下,水井坊的高端化策略最終走向了失敗。
管理層內鬥不斷:水井坊的權力傾軋
除了戰略失誤,水井坊的管理問題也十分嚴重。近年來,水井坊的管理層頻繁更迭,內部權力鬥爭不斷,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穩定和發展。管理層的內鬥,不僅消耗了公司的資源,也分散了管理層的精力,使得公司難以集中精力應對市場變化。
更重要的是,管理層的內鬥也破壞了公司的企業文化,使得員工人心渙散,工作效率低下。在這種情況下,水井坊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簡直是天方夜譚。
市場競爭加劇:水井坊的生存困境
在白酒市場,競爭從未停止。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新興品牌的崛起,水井坊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一方面,茅台和五糧液等龍頭企業不斷鞏固其市場地位,擠壓著水井坊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一些新興品牌也紛紛崛起,以其獨特的營銷策略和創新產品,吸引著年輕消費者的目光。
在這種情況下,水井坊的市場份額不斷萎縮,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如果水井坊不能找到新的增長點,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那麼它的未來將會更加艱難。
水井坊的衰落,是一個複雜而深刻的案例。它告訴我們,即使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精湛的工藝,如果不能適應市場變化,不能解決內部問題,那麼最終也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水井坊的教訓,值得所有企業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