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退潮,机器人独舞:3月13日A股盘面反思

3月13日的A股,如果只看收盘数据,或许会觉得只是延续了前期的分歧震荡。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用“冰点接修复”来形容更为贴切。和讯投顾黄儒琛的盘后分析,直指当日盘面生态环境的恶劣。跌停家数、最大回撤个股数量、以及上证指数黄线全天位于白线之下,都指向一个结论:短线赚钱效应极差。

算力陨落:智算中心的一日游行情

黄儒琛提到,智算中心概念昨日昙花一现,今日便哑火。这并非偶然。智算中心虽然属于算力大方向,但前期炒作过热,缺乏实质性的业绩支撑,更多是概念炒作。参考过去类似的案例,比如2020年初的新基建概念,也是炒作初期声势浩大,但最终能真正受益的公司寥寥无几。概念炒作最终还是要回归基本面,业绩无法兑现,股价终究会回归理性。

机器人异动:信隆的独立行情

机器人板块中,信隆强势涨停,但黄儒琛认为这是独立行情,对整个板块的带动性有限。信隆的上涨逻辑复杂,叠加了自行车、养老等多个概念,并非纯粹的机器人概念股。这种多重概念叠加的个股,往往难以复制,更难形成板块效应。

同时,监管对于高度连板的情绪票的排斥,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信隆虽然站上8板,但这种走势本身就存在风险。监管的态度,无疑会影响资金的参与意愿。

混沌期的操作策略

黄儒琛提到,混沌期最好的策略是保留卖权,尾盘可以适当博弈。这种策略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市场情绪的理解之上。在市场不明朗时,轻仓试错,即便判断失误,损失也在可控范围内。

关于尾盘拿筹码的逻辑,实际上和互联网金融的炒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互联网金融板块在政策利好刺激下,往往容易出现脉冲式行情。在市场冰点时,提前埋伏,等待政策催化,是一种较为稳健的策略。

深海科技:量化资金的无奈之举

午后异动的深海科技,黄儒琛直言是“一日游的玩意儿”。这种判断,建立在对市场资金流向的敏锐观察之上。在市场缺乏热点时,量化资金为了维持活跃度,会选择一些冷门题材进行炒作。深海科技概念相对较新,炒作程度不高,容易吸引资金关注。但这种炒作往往缺乏持续性,容易被市场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