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理财投资策略:多元配置,A股可转债成焦点

2024年末,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了2025年投资与资产配置策略,共同指向了多元化配置和积极把握A股市场机会的趋势。低利率环境下,“固收+”产品成为发力重点,可转债作为增厚收益的工具备受青睐,A股市场前景也获得了普遍看好。

多元资产配置成主流趋势

面对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带来的挑战,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调整策略,从单一资产、单一策略转向多元资产、多策略配置。

“固收+”产品成为各家公司重点发力的方向。“固收+”产品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辅以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衍生品或其他资产,力求在追求稳健收益的同时,提升整体收益。

汇华理财明确提出通过增加海外优质资产和权益资产来增厚“固收+”产品收益,并认为当前A股市场是配置权益资产的好时机。

除了权益类资产,“固收+”策略中债券类资产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可转债因其增厚业绩的潜力而被看好。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政策催化下的股票市场预期好转,可转债估值具备抬升空间。市场流动性充裕,权益资产风险偏好提升,有利于可转债期权价值回归。增量资金正通过ETF等被动指数产品入市,进一步强化了可转债的投资价值。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债市配置方面,受限于负债端产品期限,仍将聚焦中短端信用债,通过适当拉久期和下沉获取收益。“固收+”方向上,可转债、REITs、黄金、被动ETF将是优质的配置方向。

A股市场前景乐观,理财市场规模有望上升

展望2025年A股市场,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在宏观背景下,积极配置利率债和A股是合理的策略。预计2025年A股市场基本面将稳步改善,下半年企业盈利有望向上拐点。政策支持下的市场信心有望持续回升,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科技成长等主线方向明确,机会大于风险。

法巴农银理财则认为,中国市场的增长点集中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电动车、光伏和智能制造相关行业增长潜力巨大。中国股市整体估值相对较低,提供了具备吸引力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表示,展望2025年,理财产品市场规模有望稳步上升。原因在于:低利率环境下理财产品吸引力上升,存款或将向理财市场分流;居民风险偏好回升,权益资产配置比重提高,股市结构性走强行情可期,将推动更多资金流向权益类理财产品。

区块链技术与银行理财的潜在结合

虽然本文未提及,但值得探讨的是区块链技术在未来银行理财领域的潜在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提升交易透明度、安全性以及效率,这对于理财产品发行、交易和清算等环节都具有潜在的改进价值。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安全透明的理财产品信息平台,方便投资者查询产品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还可以利用智能合约技术自动化理财产品的发行和赎回流程,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当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其大规模应用还需要克服技术和监管等方面的挑战。

总结

2025年,银行理财将继续朝着多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固收+”策略将占据主导地位,A股市场、特别是可转债,将成为重要的配置方向。与此同时,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也为银行理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