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暴跌後反彈:納達爾法網挑戰與謝金河看ETF,美股休市影響分析

市場震盪下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回調與潛在催化劑

近期,比特幣在突破 11 萬美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後,如同經歷一場劇烈的雲霄飛車,迎來了一波不小的回調。這種波動,讓不少投資者心驚膽戰,也讓原本對加密貨幣市場趨之若鶩的人們開始猶豫。

5 月 25 日晚間,比特幣 (BTC) 甚至一度跌至 10.6 萬美元附近,隨後才緩慢回升,目前又在 11 萬美元關口附近徘徊。這種上沖下洗的行情,讓部分幣種的走勢也隨之反覆,猶如 溜馬尼克 的比賽,不到最後一刻,誰也無法預測勝負。根據 Coinglass 的數據顯示,過去 24 小時內,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爆倉金額高達約 2.08 億美元,其中多單爆倉 1.14 億美元,空單爆倉 9359 萬美元。比特幣爆倉 4201 萬美元,以太坊爆倉 4905 萬美元。這數據赤裸裸地顯示了市場的殘酷,以及高槓桿操作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然而,回調並不意味著末日。在風雨飄搖的市場中,往往也蘊藏著新的機會。接下來,我將深入探討比特幣此輪回調的原因,並分析後續市場可能存在的催化劑,看看這波震盪過後,加密貨幣市場是否能迎來新的轉機。畢竟,就像 納達爾 (rafael nadal)法網 2025 (roland garros) 上可能遇到的挑戰一樣,即使面對逆境,仍有機會創造奇蹟。

巨鯨操作失利:一場價值十億美元的比特幣空單慘賠

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巨鯨的一舉一動往往牽動著無數投資者的神經。然而,即使是身經百戰的巨鯨,也難免有判斷失誤的時候。近日,一位名為 James Wynn 的知名巨鯨,就上演了一場令人唏噓的「滑鐵盧」。

據悉,James Wynn 在今日早間 6:09 至 6:15 之間,平倉了其價值高達 10 億美元的比特幣空單,總計 9402 枚 BTC。他的開倉均價為 107069 美元,而平倉均價則為 108757 美元。這意味著,他不僅沒有從比特幣的下跌中獲利,反而因為判斷失誤,白白損失了約 1586 萬美元。這筆巨額虧損,足以讓許多人瞠目結舌。

誰是 James Wynn?

儘管 James Wynn 的名字在加密貨幣圈內廣為流傳,但關於他的真實身份和背景,卻鮮為人知。有人說他是華爾街的資深交易員,也有人說他是矽谷的科技富豪。無論他的真實身份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擁有雄厚資金實力,並且對市場有著敏銳洞察力的投資者。然而,即便如此,他也無法逃脫市場的無情洗禮。這也再次印證了那句老話:市場永遠是對的。

ETF 數據強勁:為加密貨幣市場注入樂觀情緒?

儘管比特幣近期經歷了回調,但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比特幣現貨 ETF 和以太坊現貨 ETF 的數據表現極其強勁。ETF 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它的資金流入情況往往能反映市場對該資產的信心程度。那麼,這些 ETF 的數據究竟有多亮眼?它們又能否為加密貨幣市場帶來新的希望呢?

比特幣現貨 ETF 的驚人表現

自今年 5 月份以來,比特幣現貨 ETF 的資金流入可謂是勢如破竹。從 5 月 1 日至今,僅僅出現兩日小額淨流出,其餘日子均錄得大幅流入。更令人驚訝的是,單日淨流入超過 6 億美元的情況就出現了四次,而整個 5 月份,只有四次的淨流入少於 2 億美元。

目前,比特幣現貨 ETF 的總淨流入已經達到 445.3 億美元。這個數字,足以證明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興趣和信心正在不斷增強。這也為比特幣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太坊現貨 ETF 也不遑多讓

除了比特幣之外,以太坊現貨 ETF 的表現也相當亮眼。自 5 月 12 日以來,以太坊現貨 ETF 僅出現 2 次小額淨流出,其餘時間均為淨流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 月 22 日單日出現淨流入超過 1.1 億美元,創下了自今年 2 月份以來的新高。

比特幣以及以太坊現貨 ETF 強勁的資金流入,無疑為後續的幣價行情注入了樂觀情緒。這也讓許多投資者相信,儘管市場短期內存在波動,但長期來看,加密貨幣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

謝金河怎麼看?

財信傳媒董事長 謝金河 先生,對於 ETF 的發展趨勢也相當關注。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ETF 作為一種分散風險、降低投資門檻的工具,將會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他認為,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 ETF 的推出,將有助於吸引更多的機構資金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當然,他也提醒投資者,在投資 ETF 時,仍需謹慎評估風險,做好充分的功課。

比特幣 2025 大會:政治與商業的交匯?

一年一度的比特幣盛事——比特幣 2025 大會,即將於 2025 年 5 月 27 日至 29 日在拉斯維加斯盛大舉行。這場大會不僅是加密貨幣愛好者的嘉年華,更是政治、商業領袖們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平台。今年的大會,又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亮點呢?

重量級嘉賓雲集:誰將左右比特幣的未來?

本次比特幣 2025 大會的演講嘉賓陣容可謂是星光熠熠,匯集了來自政界、商界和學術界的重量級人物。其中包括:

  • 美國副總統 JD Vance
  • 絲綢之路創始人 Ross Ulbricht
  • 特朗普次子 Eric Trump
  • 特朗普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Jr)
  • Strategy 創始人 Michael Saylor
  • 美國參議員 Cynthia Lummis

這些嘉賓不僅在各自的領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他們對比特幣的態度和觀點,也將直接影響比特幣的發展方向。例如,美國副總統 Vance 的出席,可能代表著美國政府對加密貨幣政策的轉變;而 Michael Saylor 作為比特幣的堅定支持者,他的演講無疑將會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

特朗普效應:歷史是否會重演?

值得注意的是,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兩個兒子——Eric Trump 和 Donald Trump Jr 也將出席本次大會。回顧 2024 年的比特幣大會,特朗普本人就曾發表言論力挺比特幣,包括支持比特幣建立戰略儲備、推動美國主導比特幣挖礦和加密行業。受此影響,在 7 月 26 日至 27 日大會期間,比特幣由跌轉漲, 7 月 29 日甚至一度突破 7 萬美元。

那麼,這次特朗普家族成員的出席,是否會再次引發「特朗普效應」,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呢?這無疑是本次大會最引人關注的懸念之一。如果 胡志強 先生也能到場分享他對區塊鏈技術的看法,相信會更加精彩。

FTX 還款進程:流動性釋放與市場影響

曾經風光無限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在經歷了崩盤風波後,如今正逐步啟動還款進程。這對於遭受損失的債權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同時,這也引發了一個新的問題:這筆巨額資金的釋放,將會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50 億美元的資金活水:能否推動比特幣上漲?

根據 FTX 官方公告,其主要還款將於 5 月 30 日開始,這是向債權人進行的第二次分配,總分配資金超過 50 億美元。這是繼 2025 年 2 月首次針對 50, 000 美元以下小額債權人賠付後的又一重大進展。FTX 此前已向第 11 章重組計劃中的便利類別(Convenience Classes)小額債權人進行首次回款分配。

近期 FTX 債權人代表 Sunil 也於近期發文確認 FTX 還款發放時間為 5 月 30 日,步驟 9 已更新為「允許索賠」:

具體的賠付方案如下:

  • 金額超過 5 萬美元的用戶將獲得 72.5% 的賠付;
  • 剩餘的賠付(至 100% )及利息將在後續分配中發放。

5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無疑將在短期內提升市場的流動性。許多分析師認為,由於賠付以現金形式發放,這部分資金很可能會轉化為比特幣等主流幣的買盤,從而推動幣價上漲。然而,也有人擔心,部分債權人可能會選擇將賠償金套現,從而對市場造成一定的拋壓。

債權人的下一步:是持有還是抛售?

對於 FTX 的債權人來說,拿到賠償金後,他們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選擇:是將這筆錢繼續投入加密貨幣市場,還是選擇退出?不同的債權人,可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一些對加密貨幣有信心的債權人,可能會選擇將賠償金用於購買比特幣或其他有潛力的幣種,期待未來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而另一些對市場持謹慎態度的債權人,則可能會選擇將賠償金套現,用於償還債務或進行其他投資。無論債權人做出何種選擇,都將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或許 楊佩潔謝宜容 可以給出一些建議,她們在投資方面總是很有見解。

關稅風雲暫歇:貿易戰緩兵之計?

全球經濟如同在驚濤駭浪中航行,而關稅貿易戰,無疑是其中一塊巨大的礁石。近年來,美國與歐盟、中國等經濟體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使得全球市場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然而,近期傳來的一些消息,似乎讓這場關稅風暴暫時平息,但這究竟是真正的轉機,還是僅僅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呢?

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反覆無常還是深思熟慮?

2025 年 5 月,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持續緊張。特朗普政府在年初對歐盟實施了 20% 至 50% 的關稅,覆蓋鋼鋁、汽車等多個領域,歐盟則以對美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作為回應。5 月 23 日,特朗普甚至放話稱,「歐盟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貿易上佔美國的便宜,美國與他們的談判毫無進展,建議從 2025 年 6 月 1 日起對歐盟產品直接徵收 50% 的關稅。」這番言論,一度導致 美股休市 後,比特幣也隨之大幅下跌。

然而,僅僅過了幾天,特朗普的態度就發生了轉變。5 月 26 日,他表示歐盟請求延長貿易談判的窗口期,已同意將截止日期延長至 7 月 9 日。此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日在與特朗普通話後表示,歐盟準備「迅速而果斷」地推進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但需要特朗普重回其最初設定的 90 天談判期。

這種反覆無常的態度,讓人難以捉摸。有人認為,這是特朗普一貫的談判策略,通過施壓來獲取更有利的條件;也有人認為,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政策上的猶豫不決。

對美股和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

全球關稅貿易戰的短暫停歇,讓風險資產得以暫時在穩定的預期之下繼續前行。消息公布之後,比特幣一度回升突破 10.9 萬美元。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也從 145% 降至 30% ,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從 125% 降至 10% ,並啓動為期 90 天的緩衝期(5 月 14 日至 8 月 12 日)。這一緩衝期旨在為雙方繼續談判提供時間,試圖緩解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衝擊。

然而,我們需要保持警惕的是,這僅僅是一個為期 90 天的緩衝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貿易爭端。如果未來談判破裂,關稅戰火重燃,那麼市場可能會再次面臨巨大的衝擊。就像 新竹天氣 一樣,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變數。

謝龍介怎麼看?

對於這場關稅風波,台灣的政治人物 謝龍介 先生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貿易戰的本質是國家利益的博弈,台灣作為一個高度依賴貿易的經濟體,必須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並及早做好應對準備。他建議台灣企業應該積極拓展多元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技術分析:七連漲後的比特幣何去何從?

比特幣自今年 4 月初以來,周線圖上罕見地呈現了七連漲的強勁走勢。這種連續上漲的態勢,在歷史上並不多見,也吸引了無數技術分析師的目光。那麼,在經歷了如此長時間的上涨後,比特幣接下來會繼續高歌猛進,還是會迎來一波深度調整呢?讓我們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一探究竟。

從歷史數據來看,幣價在周線或月線實現 7 連漲之後,往往會迎來回調盤整。這是因為,連續上漲透支了市場的做多動能,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當市場情緒達到頂峰時,獲利盤的集中拋售,往往會引發一波下跌。此外,RSI(相對強弱指標)等技術指標也顯示,比特幣已經進入超買區,存在技術性回調的需求。

然而,技術分析並非萬能。它只能提供參考,而不能決定市場的走向。在基本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即使技術指標顯示超買,比特幣仍然有可能繼續上漲。例如,如果比特幣現貨 ETF 的資金流入持續強勁,或者 FTX 還款進程順利推進,那麼比特幣可能會突破技術面的壓制,繼續創下新高。就像 F1 賽事一樣,即使賽車性能優異,也需要車手精湛的駕駛技術和及時的策略調整,才能最終贏得勝利。因此,在判斷比特幣的未來走勢時,我們需要將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結合起來,才能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或許參考 凱基 gd 的分析報告,可以讓我們對市場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