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超标风波:千禾味业“零添加”酱油再受质疑

近日,千禾味业(603027.SH)旗下一款名为“千禾0”的酱油被检测出含有镉,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以“零添加”概念迅速走红的千禾味业,再次陷入对其产品宣传是否具有误导性的质疑声中。这不仅是对千禾味业的一次重大考验,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零添加”食品标准的讨论。
镉超标事件回顾:第三方检测引发关注

检测结果公布:多款零添加酱油被检出有害物质

今年3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市面上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产品,检测指标包括总砷和镉。检测结果显示,在这13款酱油中,有12款被检出镉,7款被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味业的御藏本酿380天酱油被检测出镉含量为0.0110mg/kg。镉是一种对人体非必需且具有毒性的元素,可能具有致癌和致突变风险。

消费者质疑:“千禾0”是零添加还是商标?

该检测结果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关注。一些消费者认为,作为一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不应该检测出镉这种有害物质。另一些消费者则指出,“千禾0”可能并非指代产品“零添加”,而仅仅是千禾味业注册的一个商标,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千禾0”商标争议:一场关于误导的讨论

屡次申请“零添加”商标未果

事实上,“千禾0”商标的争议并非首次出现。早在去年7月,就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千禾味业旗下产品包装上醒目的“千禾0”并非指代产品零添加,而是该公司的注册商标,认为千禾味业此举有欺骗消费者、打擦边球的嫌疑。近年来,“零添加”已经成为调味品企业竞争激烈的领域。千禾味业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零添加”概念,并在2008年推出了首款零添加产品。此后,千禾味业便围绕“零添加”概念注册了一系列商标。

天眼查数据显示,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340个商标信息。2018年,该公司成功注册了“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0+”、“千禾零零”等商标,但当时的商标图案是“千禾0+”,与后来消费者熟悉的上方“千禾”小字、下方大大的“0”商标图案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千禾味业在2018年12月申请“千禾零添加”字样商标时,并未获得通过。随后,该公司更改字眼申请“千禾零添佳”商标,也同样未通过。

“千禾0”商标设计的潜在误导性

零添加商标注册失败后,千禾味业再次更改字样,在2020年5月、6月申请并通过注册了如今常见的“千禾0”商标,并对该商标申请了方便食品和广告销售两个类别。为了获得更多群组的商标使用权,2023年千禾味业又追加了8个群组再次申请“千禾0”商标,目前该商标状态为驳回复审中。

近期,社交媒体平台上涌现出大量对“千禾0”商标的质疑声。消费者认为,产品上大写的“0”容易产生歧义,让人误以为是零添加的标志。

业内人士与企业回应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商标法角度来看,“千禾0”作为商标本身是合法的,不带有欺骗或导致误认。但如果商家使用“千禾0”商标作为零添加酱油产品的包装,并在瓶身包装上使用“0添加”等字样进行宣传,则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对此,千禾味业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称,千禾零添加系列产品包装上的“千禾0”标志并非商标,而是代表零添加产品。“公司有零添加和非零添加的产品,非零添加产品包装没有‘千禾0’标志。公司的零添加产品配料表中不含有味精、色素、防腐剂以及酵母抽提物这些添加剂。”

然而,据北京商报查证,以“千禾零添加酱油180天”为例,该商品除了在瓶身正面包装标有大大的黄色“千禾0”字样,瓶子侧面也标有“千禾0®”。这意味着千禾味业确实已经将“千禾0”商标用于产品包装宣传,并且通常用®标示商标,意在提醒该商标已经注册,不允许抄袭。

分析人士指出,从千禾味业已经通过注册的“千禾0”商标图来看,上下结构,千禾二字字号比0小很多,刻意突出0,若这个商标在产品包装主版面和产品名称、广告语相搭配,会让消费者误以为这里的“0”是特别强调的作用,有误导作用。当然,客观判断还需要看该商标的具体使用情况。

专家观点:零添加概念的营销本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调味品产品很难做到绝对的“零添加”,国家现在对于零添加产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也在严抓监管,但不是所有产品都完全具备“零添加”的条件。另外,零添加的产品也不一定最适合消费者,更多只是卖一个营销概念。
“零添加”红利消退:千禾味业业绩下滑

市场竞争加剧,千禾味业优势不再

两年前,千禾味业因“酱油添加剂”事件获得大量消费者关注,随后推出的零添加酱油也受到市场热捧。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酱油厂商布局“零添加”产品,千禾味业的品牌优势逐渐流失。

业绩下滑:营收、净利润双降

在“酱油添加剂”事件后,千禾味业的业绩曾连续四个季度保持高速增长。但此后,千禾味业的业绩增速开始回落,直至出现负增长。不难看出,公司因“酱油添加剂”事件带来的红利正逐渐消失。

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千禾味业营业收入22.88亿元,同比下降1.9%;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下降9.2%。再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增速双双下降的局面。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下降12.63%;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22.58%。

产品与渠道:酱油、食醋营收下滑,经销商数量减少

从产品来看,千禾味业最主要的两大产品酱油和食醋均出现下滑。前三季度,酱油营收14.35亿元,同比下降2.44%;食醋营收2.87亿元,同比下降10.41%;其他业务营收3.6亿元,同比上升12.9%。

从渠道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经销渠道实现收入4.7亿元,同比下降17.3%;直销渠道实现收入2.2亿元,同比微降0.4%。截至2024年9月30日,千禾味业经销商总数为3424个,较2024年6月30日的3560家有所减少,三季度公司出现了经销商净减少的情况。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由于越来越多厂商加速进入市场,零添加调味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提升,从而影响了千禾味业核心酱油业务的收入,导致增速下滑。
结语:专注产品才是正道

作为零添加酱油的先行者,千禾味业与其在包装上“耍小聪明”,不如将精力放在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上,积极拓展食醋及料酒等品类,带动公司稳健发展。漠视消费者声音,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