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作为智能汽车领域的焦点,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人民币83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9%。美国作为Robotaxi行业先驱,已涌现出一批重量级企业,如Waymo、特斯拉和Lyft等。
美国民众对Robotaxi持积极态度,J.D. Power的调查显示乘客满意度高达8.53分(满分10分)。安全性、隐私性和经济性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三大因素。然而,2018年发生的自动驾驶事故也警示了安全的重要性。
Waymo采用高成本的硬件路线,自主研发全套传感器,虽然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但高昂的成本使其持续亏损,即使获得巨额融资也面临挑战,例如数据单一和地理围栏限制。
特斯拉则选择低成本的软件路线,采用纯视觉方案(FSD),依靠神经网络的自我学习迭代优化自动驾驶性能。虽然这种方案有其优势,但其在应对复杂路况时仍存在不足,也面临着NHTSA的严格调查。
Lyft等其他企业则选择与初创公司合作,引入外部技术来加速布局Robotaxi市场。
美国Robotaxi行业面临着政策和商业化两大挑战。现行法规对自动驾驶汽车数量有严格限制,但新政府上任后可能放宽政策。商业化方面,预计Robotaxi单车盈利模型将在2027年左右实现。
总而言之,美国Robotaxi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商业模式探索上不断努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