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汽车,这家背靠百度和吉利的新势力车企,近日突然宣布进入“创业2.0阶段”,引发了上千名员工和上万名车主的担忧。
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极越汽车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其智能化功能的正常使用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车联网服务依赖于与第三方供应商的合作,资金链断裂可能导致这些服务中断,例如:车辆的远程控制功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OTA升级以及车机应用等都可能失效。这与去年威马汽车倒闭后出现的问题如出一辙,威马的案例显示,车联网服务供应商因欠款而中断服务,导致车主无法使用手机蓝牙钥匙、远程控车等功能,甚至部分车机应用无法加载。
极越汽车的困境暴露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售后服务方面存在的隐患。目前,相关法规对车联网服务的保障还不完善,《海南省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虽然要求保证导航系统的正常运行,但对于其他智能化功能,特别是依赖于网络连接的功能,缺乏相应的规定。
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面临较大的风险,一旦车企倒闭,车主不仅面临车辆贬值、维修困难等问题,还可能面临关键功能失效的风险。
为解决这个问题,文章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在车企注册时强制预缴一定数额的备用售后基金;
- 强制要求软件服务与车企硬件平台解绑,保证软件服务持续提供;
- 推广类似CarPlay或HarmonyOS等跨平台的车机系统,降低对单一车企的依赖。
此外,文章还回顾了宝沃、萨博等传统车企倒闭后造成的售后服务混乱,以及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淘汰率,并指出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不仅要关注车辆本身的质量,更要关注车企的财务状况和长期发展能力,选择那些具有较强实力和良好声誉的车企,才能降低风险。